香港錄得有記錄以來的第三低溫,令本港最高峰的大帽山成為觀光熱點,大批人馬冒着嚴寒前往觀賞罕見的霧淞、冰凌、路面滑冰等現象。不少小朋友也被父母帶去了,理由是全球氣候暖化,這可能是香港的最後一次冬天,所以要把握機會盡情體驗一番。全球氣候暖化?最後一個冬天?明明是數十年難得的低溫天氣,而且不止香港,不止中國和亞洲,整個北半球都被暴風雪蹂躪,美國同日本的大雪都造成大量交通意外及人員傷亡。

在氣候變暖、溫室效應幾乎成為真理的今天,仍有不少科學家對此抱持懷疑態度,而近日的寒流滾滾千里冰封,更為懷疑論者提供最新根據,也令去年底巴黎氣候大會熱熱鬧鬧通過的全球攜手減緩氣溫上升速度的決議,變得有些諷刺。誠然,北極冰川正在消融,但氣候反覆、忽冷忽熱也是事實,而儘管工業革命後的氣溫的確有所上升,但誰也沒有辦法證實這就是工業革命所造成。了解地球史的人都知道,在過去的四億五千萬年間,地球總共滅絕了五次,那時人類還沒有出現。顯而易見,大自然本身有其規律,氣溫變化也有其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將氣候變暖歸咎於人類活動,政治正確卻未必客觀。

中國古人早就認識到滄海桑田的道理,不僅是地球外表的改變巨大,也包括氣候變化,一時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一時是「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這不是詩人的想像,而是對現實的記錄。只是古代缺少統一的溫度計量工具,沒有辦法量化及比較,而氣溫記錄只有一百多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是一瞬間,拿一百多年的氣溫稍稍變暖當成是大勢所趨,是否過於武斷?

科學是認識世界的工具,但世界太複雜,科學揭示出來的只是一部分。生態問題、氣候問題是否已變成某些人的生財手段,甚至是發達國家剝削未發達國家的利器,值得各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