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演變歷時數千年,歷代都有對漢字統一進行整理工作,當中秦朝以小篆作規範字體,唐代則會以《干祿字書》作規範。有學者指,文字字形寫法改變其中一個原因是書法的演變,如小篆演變至楷書時,部分字體會因字形結構不同改變。而《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中具爭議的字較貼近古文字的寫法,如「吿」屬「從牛、從口」及「電」無勾,均由象形文字演變而成。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沈培指,歷代就漢字作整理,最早可追溯至周朝,而首次大規模統一漢字,是秦始皇以小篆為當時全國的統一規範字體。唐朝則有《干祿字書》列出正字、俗字及通字各類漢字,參加科舉時必須按《干祿字書》以楷書寫出規範的「正字」。

《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中的文字寫法,如「吿」及「滋」都較貼近古文字寫法,前者據《說文解字》注釋:「牛觸人。角箸橫木,所以告人也。從口從牛。」可看出寫法與「牛」有關,故古字寫作「吿」。而「電」的下半部「乚」結構則為象形文字中閃電的樣式,有勾是從楷書彎筆演變而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