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無意外,深圳今年的經濟產值將超過香港,但超過了又如何?一場突如其來的塌泥倒樓死人悲劇,令這個內地最現代化、創新能力最強的城市,展示出豆腐渣的另一面。

眾所周知,山泥傾瀉大多發生在農村山區,且有暴雨或地震的誘因,而深圳是一線大都市,當天天氣正常,為何會有「山體滑坡」呢?原來這個山不是自然的山,而是基建挖出的泥頭堆積而成的人工山,泥頭愈積愈多,愈積愈高,愈積愈陡,總有一天會塌下,這是屁股都能想出來的結論。不是說深圳當局的腦袋都長在大腿根上面,而是泥頭山多堆在郊區,既沒有影響城市中心區的市容,更沒有威脅到主要官員的安全,所以風險隱患根本無人去理會,塌了,搞出人命了,又成為當局做騷的良機。

塌泥的威力自然巨大,然而山泥前進途中有大量鋼筋水泥建築物,按道理是可以抵擋一陣子的。可惜,今次事件中共有三十多棟建築物在毫無抵抗之下就趴低或被掩埋,原來這些建築物要不是沒有根基,就是根基極淺,摧枯拉朽也就不足為奇。這讓人想起遍布神州的樓薄薄、樓脆脆、樓歪歪,想起竹枝當鋼筋、泥頭充水泥,想起四川地震、雲南地震、青海地震時的殘垣斷瓦及一個個埋葬在豆腐渣工程下的無辜亡靈。當局的事後檢討、質量檢查、追究問責,全部是走過場。

深圳是中國最現代化的城市,看似高樓林立,氣派繁華,實則一場並不大的雨,一場並不強的風,甚至無雨又無風,都能令其暴露出不堪一擊的虛弱本質。深圳如此,其他城市就更不用說了,整個中國,有如一塊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超級豆腐渣,拔地而起的建築群不知何時會淪為埋人的墳墓。

理想很高大,基礎很薄弱,深圳建築物的輕易倒塌,正是當代中國體質的縮影。股市很脆弱,經濟很脆弱,軍隊也很脆弱,中國其實是一隻食飼料的速成雞,骨質疏鬆,肥而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