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深圳「山泥」傾瀉意外揭示市內泥頭傾倒亂象,目前深圳每年產生多達三千萬立方米的泥頭及建築廢料,但當地新建多座建築廢料受納場接收能力仍遠遠不足,甚至衍生地下收費受納場,招來東莞的泥頭建築廢料,恐變安全隱患「未爆彈」,危害百姓性命財產。

深圳經濟近年飛速發展,不少鄉鎮土村數年間變成一個又一個工商業區,然而大興土木背後,內地傳媒發現,受鐵路交通建設、舊城重建改造,以及大量房地產項目興建,深圳產生的泥頭及建築廢料日益增加,遠超建築廢料受納場負荷。

報道指,不少泥頭車司機為求方便、省錢,往往趁夜深天黑,在燈光昏暗的地區非法傾倒。其中,光明、龍華、龍崗、坪山等深圳原二線關外的地區,更是偷倒的重災區。即使泥頭車司機被執法部門截獲,往往只扣車罰錢了事,助長風氣。

東莞司機「慕名而至」

此外,當地近年更出現小規模的地下建築廢料受納場,吸引深圳市內,甚至鄰近東莞的泥頭車司機「慕名而至」。為了掩人耳目,該些地下建築廢料受納場往往在夜間作業,短短數月內便能填平受納場,其中此次發生事故的光明新區更是當中的重災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