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之後,各大政黨紛紛反思「政治明星」在小規模選舉中光環盡失的原因,為明年中的立法會選舉救亡,事關立會選舉向以政壇老鬼唱主調,若不能及早查出死因,明年的選舉便危機多多。泛民及建制派的死因調查大致相若,對手貼地、而「明星」離地是今次敗選的致命傷。

剛過去的區選中,從政三十年的白鴿黨「AV仁」何俊仁、盤據深水埗約三十年的民協馮檢基,甚至扎根港島東、新界東多年的建制派鍾樹根、葛珮帆都狠狠躀了一跤,議席旁落。分析指,泛民兩名超級議員之失,是西環發功、泛民(界刂)票的結果,而建制派鍾樹根及葛珮帆失落服務多年的地區,則是本土狙擊及地區工作不紮實之故。

參選人地區工作不濟,在小選區的影響特別清晰,泛民與建制派參選人落敗的首要原因亦在此,今屆出局的多名政壇老將兼原雙料議員都是身兼多職,對地區能投放多少時間及心力?他們最應該撫心自問。

網民揶揄這批政壇老將落選原因多多,如有人只顧搞支聯會,有人就熱衷詞語創作,連政圈中人亦向落選者贈一句「救得了大象、救不了自己」,語多諷刺,但清晰反映這批政壇老將長年累月盤據議席,其地區工作卻失了民心及漸漸離地。

以激進手法從政,拉布、衝擊多於政績表現的人力、社民連甚至熱血公民等激進黨團亦一樣,上述團體合共派出逾二十人參加區選,結果零議席而返,不少激進風頭躉更得票「可憐」,可見激進政見在小選區同樣缺乏吸引力。從政忌離地,或是今次區選發出的最強警號。

選舉之後,民協、白鴿黨及民建聯立即加強地區工作,現任立法會議員更要奉旨落區,增加露面的機會。雖說區選經驗不一定適用於立法會選舉,但知名度、公職經驗優勝一條街的政治明星在區選輸去議席,無異於政壇老鬼的喪鐘,即使對政壇小鬼亦是一個警鐘,政圈中人想不驚也難。

一五年將盡,經過佔領、政改及社會兩極分化的碰撞後,政壇文化重歸務實,選民以選票獎賞貼地耕耘的從政者,是政圈難得一見的好現象。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