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區議會選舉,「本土」、傘兵、新世代冒頭,雖然在幾百個區議會席位中所佔比例極小,但因為有政改、佔中、雨傘運動的政治背景和衝擊,香江府衙、社會輿論都對此十分重視。特首梁振英第一時間「釋放善意」,表示要招攬他們加入政府的諮詢架構,並且強調政府不論任何政治立場,「用人唯才」。

當然,CY知道這些冒起的「新興力量」、年輕人在政治立場上是和朝廷、香江府衙嚴重對立的,他們是帶着佔中、雨傘運動的硝煙殺入區議會的。他們清楚區議會不是「論政」之地,但他們爭取入會,一是為了鍛煉自己的參選能力,為今後參選立法會做準備;二是他們要把「佔中政治」、「雨傘政治」帶入區議會。

在香港經濟、民生、社會、文化問題早就「隨心所欲」政治化的今天,區議會雖然沒有解決政治問題的職能,但他們可以在區議會政治折騰也,把它當成一個政治表演舞台。何況他們一直鼓吹政治問題不解決,香港的經濟、民生問題也解決不了,甚至會更壞。

當然,他們也不會單單鬥政治問題,也會就地區經濟、民生、環境等問題發表其「高見」。然而,當和建制派議員有不同意見時,就會把問題往政治上扯,挑起爭執,區議會還是難避政治火藥味。

這種狀況還可能出現在他們被吸納進各個委員會和諮詢組織之後,屆時他們又多了一個政治表演舞台,又多了一些曝光機會和問政本錢,CY的善意釋放等於變相培養他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