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萬事起頭難」,有大學推出「創新創業鏈」,從初、中、後期支援學生及校友實踐創業夢。有學者認為,政府沒有提供足夠資金,只背靠內地發展,眼光短視;有創業者慨嘆本地人才全投身金融界,創新科技行業欠新血。

袁星亮(中)及繆堅尼(右)均認同香港人才不足。

提供資金 拓展人脈

香港城市大學昨推出「創新創業鏈」,為城大學生及校友提供創新及創業支援,包括技巧培訓、辦公用地,以至每年不少於六百五十萬元的財政資助,為企業提供額外的創投資金,另亦會協助他們認識不同專業導師,拓展人脈。城大知識轉移處處長艾荃表示,計劃提供的財政資助將協助約四十個團隊。他認為,現時政府僅向專業技術注資,未有向創業人士提供投資的「母資金」,批評當局眼光短視,只背靠內地發展。他又指,現今年輕人安於現狀,即使有能力做得更好,亦只想成為香港第一,未有放眼全球,可能過分受家庭保護所致。

城大電子工程系畢業生繆堅尼自言愛解決問題,有見企業的電話查詢熱線不便客戶,與兩名同學利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透過WhatsApp等平台回應查詢,包括「最近嘅門市地點喺邊?」、「XXX股價幾多?」等。他感到創業最難是人才不足,許多大學畢業生首選金融業,絕少人走上創業路,希望政府加強培訓。他將透過「創新創業鏈」項目,籌得資金成立公司。

從南京來港就讀城大電腦科學系的博士生袁星亮亦認同,內地人才多,但香港配套較好,成立創科局顯示港府開始重視創新科技。不過,他會視乎未來幾年在港發展狀況,再決定會否轉到內地發展第二市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