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周文王年代民風淳樸,只要在地上畫一個圈,就可以視為監獄,犯人會乖乖地呆在圈內。畫地為牢本指在限定的範圍內活動,不得逾越,慢慢演變為貶義詞,形容大腦僵化,不知靈活變通,是愚不可及的另一種說法。

世上真有畫地為牢的蠢人嗎?有的,港府高官大都是其中的表表者。特首梁振英日前揚言,應該探討將部分環保價值較低的郊野公園改為建房用途,明顯是施放氣球,測試社會反應。不料輿論尚未聚焦討論,港府高官一個個嚇得出面澄清,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強調任內不會打郊野公園的主意,而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也重彈此調,重申本屆政府不會考慮這個問題。下屬否決上司的意見,除了反映港府內部缺乏溝通,自相矛盾,其實也凸顯港府已將發展郊野公園視為禁忌,根本就不敢碰,連想都不敢想,否則就是患了所謂「思想癌細胞」。

郊野公園真的神聖不可侵犯嗎?事實上,郊野公園並非自然形成,而是人為劃定。上世紀七十年代,港英政府推出郊野公園條例,將全港約四分之三的鄉郊土地囊括其中,實行保護,不得開發。如今的郊野公園不僅成為城市的肺,更為市民節假日行山郊遊提供好去處,只要步行或乘車不遠,就可以離開石屎森林,進入幾乎原生態的大自然綠色之中,這正是香港最可愛之處之一。

當年香港人口不多,不需要開發太多的土地,保護郊野公園是完全必要的。時移世易,香港人口增加,尤其是房屋問題不斷惡化,港府陷入地從何來的困境,將部分環保價值較低的郊野公園解放出來用於發展,是完全值得討論的。某程度上,郊野公園是香港土地儲備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前人留給後人的禮物。

天予不取,天必譴之。這裏不能發展,那裏也不能動土,請問土地從何而來?人口如何安置?為了環保理想而無視大量無殼蝸牛的悲哀,真的可以心安理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