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公布的國際餐飲美食指標《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2016》首次納入二十三間本土街頭小食店作推介,當中不乏家傳三代滷味店、老牌豆品廠及傳統糕餅店,也有新興甜品店。米芝蓮指南國際總監表示,街頭小食是香港本土生活一部分,故全球只有港澳版才把街頭小食納入指南。有老字號的掌舵人擔心,後繼無人,傳統街頭小食恐有失傳的危機。

坤記糕品

公和荳品廠

第三代肥仔

叁薯

Joyful Dessert House

其餘《米芝蓮指南》推介的香港街頭小食店

上榜街頭小食店中,不乏老字號,其中位於深水埗,有近四十年歷史的坤記糕品的店主傅先生稱,平常心看待米芝蓮推介,但坦言今年生意額較過往少三成,希望獲推介能令生意有改善。雖然生意不佳,但他堅持做傳統的芝麻糕、鬆糕和白糖糕等,「市面上好多新創意,但其實簡簡單單就夠,最緊要用個心整」。為保持質素,每日黃昏時分便開始製作翌日糕點,堅持用優質白米,一般要浸成七、八小時,「浸淋先易磨同埋有米香味」,磨成米漿隔走多餘水分,加上糖漿,再蒸半小時,優質糕點才能製成。

無人繼承恐失傳

同獲推介老字號還有公和荳品廠,扎根香港一百一十年。老闆蘇先生對獲推介感到興奮,強調會繼續做好豆品,指製豆漿、豆腐花等小吃,每一個步驟都不簡單,「先將優質黃豆浸淋,再放入店內有六十多年的大石磨磨成汁,用紗布將豆渣隔去,然後倒入大鍋中煮,煮時要不斷搞拌。現時市民講求健康,更特意製造一些少糖及無糖的豆漿。」儘管獲國際飲食指南推崇,但傅、蘇兩人同樣擔心無人繼承業務,令傳統街頭小食面臨失傳的危機。

獲獎憂業主加租

同獲推介、主要售冷盤滷味的尖沙咀「第三代肥仔」,靠年輕一代把家傳秘技發揚光大。東主余啟康去年自立門戶,直言滷味是由公公教媽媽再傳至他,余謙稱,自己製的滷味與母親主理的無異,認為「有獎都應該係媽媽攞!」他預計業主可能因此加租,惟暫未擬加價。

新派美食也獲追捧。旺角焗薯店「叁薯」東主黃凱成,曾於酒店及米芝蓮餐廳工作二十年,有感做事過於刻板,今年初與友人創業,主打焗、煎及薯蓉等三款煮法的薯仔。黃稱「主要做街坊生意」,冀做好食物質素,保持客源。而甜品店Joyful Dessert House」東主高焯倫則「半途出家」,任職銀行業十多年,因覺得工作沉悶,自己又愛食甜品,故與同事合資於去年五月開舖,舖頭主打年輕人巿場,針對他們的口味製作甜品,又指對客人的服務重要,不能怠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