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十八年,朝廷實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差強人意,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選好特首。朝廷過往的宣傳愛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沒有落後的群眾,只有落後的領導」。回歸後的香港火車成了「老牛拉破車」,皆因行政長官這個「火車頭」沒有能耐。香港民眾對特區政府施政和管治強烈不滿,離心離德,皆因行政長官領導素質和能力太差、太落後。

最初,朝廷對挑選行政長官的問題是掉以輕心,也沒有經驗,既然不搞「京人治港」,不能在朝廷命官、中央幹部中挑選香港特首,朝廷就不知怎麼挑選甚麼人擔此重任。

當然,朝廷也會考慮要「德才兼備」,但面對香港這個資本主義大都市、英夷統治了一百多年的地方,甚麼樣的德、甚麼樣的才方能當好特首,朝廷還是矇查查,並無具體標準,只好「摸着石頭過河」,憑着感覺走。

第一位特首董建華,家世不凡,船王之子,國際聯繫廣泛,又有國民黨上層關係,相貌堂堂,看上去是那麼回事。九七前就是全國政協委員,在上海投資,「德」方面自然沒有問題;當過那麼多年大老闆,「才」方面當然也沒有問題。

然而,這都是表面,幹起來才知不行。於是又「摸」出了個曾蔭權,看他在港英政府為官多年,以為才幹上應該可以,加上他滿嘴「愛國愛港」,很會投朝廷所好,「德」方面似算合格,然而,幹起來更糟,且走上涉貪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