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則網上熱話,三十多歲「雙失青年」多年來無法覓得長工,每次都因「瞌眼瞓」被炒魷,唯一興趣是跟網上食譜製作蛋糕,網民鼓勵他從事糕餅製作,可惜他諸多推搪,最後網民忍無可忍,指摘他一事無成是咎由自取。這可說是典型的廢青故事,總為人生失敗找藉口,完全不肯改善缺點,積極嘗試。無獨有偶,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最近就青少年「生涯規劃」問題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近七成人認為時下年輕人沒有清晰的人生事業發展目標;六成半人批評協助年輕人進行生涯規劃的支援不足。

民調結果如實反映了時下年輕人不求進取的人生態度,他們沒有人生目標或夢想,大學畢業隨便找份工作,工作稍不滿意就辭職,辭職就索性去個旅行,這樣的人我見識不少。讀書不成的則像開首那名廢青一樣,總為自己的失敗尋找藉口,而當中最好使好用的藉口就是民調結果所示:社會上協助及支援年輕人的措施不足。

其實,支援措施要幾多才為之足夠呢?一個人如果鐵了心死蛇爛鱔不求進取,再多的支援也是沒有意義的,就像那個媽媽將大餅掛在兒子胸前的故事一樣,兒子最後還是餓死。無可否認,現時年輕人向上流動的機會比以前少,但半分努力也不願付出,一味望天打卦,就算機會送上門一樣會溜走。這是人的問題,不是支援多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