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岳鵬被委任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一事,使筆者對香港公務員體系內的缺陷及劣勢進行梳理。

問責制官員身份尷尬難以吸引人才。目前制度使長俸制高級公務員缺乏向上流動成為問責制官員的意願。在目前的制度下,長俸制高級公務員一旦成為了問責制官員,就意味着放棄穩定的長期合同及退休後的長俸和其他福利,因此,成為問責制官員對於大部分長俸制公務員來說,吸引力並不大。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一旦員工對向上流動失去興趣,將會導致消極工作(或者積極不作為)和風險規避情況出現,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及成果,不利問責制官員與長俸制公務員間的工作執行。而現有機制的問責制官員,薪資待遇對本地高級行政人員同樣沒有吸引力,制度及定位上的尷尬,使得政府難以匯聚具有行政管理經驗的企業人才。

非公務員體系職位招聘流程及標準缺乏透明度。對於局長、副局長及政治助理,以及行政會議成員等核心團隊成員的聘請流程及選擇標準缺乏透明度,往往導致任人唯親、用「自己人」的情況出現,但用「自己人」的情況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情況是無人可用並最終導致用錯人,該現象在本屆政府高官的醜聞及利益風波中屢見不鮮。另外,關於副局長及政治助理具體工作範疇及考核標準,亦受到相當的爭議。

高薪養廉制度需更新換代。每年調點漲工資的薪酬政策儘管能夠高薪養廉,但也在高薪養懶!與其每年根據通脹幅度來調整薪酬,不如為各個政府部門的業績,以可量化經濟及社會發展數據或指標來進行考核並以此提供年終獎金,以激發公務員團隊的工作積極性,努力解決社會發展問題。

以上只是筆者作為第三者觀察出的幾個觀點,公務員體系是一個極為複雜的體系,改革並非易事,但無論如何,改革是必須且迫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