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醫學解剖研究發現,俗稱「老人癡呆症」的阿茲海默症病人的大腦有異常轉變,包括腦細胞有不正常「班塊」沉積、腦細胞本身發生神經原纖維變化,以及腦部因神經細胞死亡而呈現萎縮狀態。這些腦細胞病變的研究有助科學家研發針對性的藥物和治療。

其實大腦的運動主要依靠腦細胞之間訊息傳導,而要令訊息可以由一個細胞傳遞到另一個細胞,就要有稱為「神經遞質」的化學物質幫助才能成事。「神經遞質」最主要有幾種,包括影響情緒的血清素(serotonin),主宰自律神經系統的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以及正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

其中乙醯膽鹼會影響腦部認知,以及增加觸覺敏感度和持久度,而患有阿兹海默症的病人,腦內的乙醯膽鹼含量有持續下降情況,於是醫學界便由此着手,嘗試用藥物增加乙醯膽鹼水平,希望能幫助病人控制病情。現時一些治療阿茲海默氏症的藥物便能抑制分解乙醯膽鹼的酵素(cholinesterase),從而減少乙醯膽鹼流失,延長其留在腦中發揮作用的時間,藉以提升病人的認知和記憶力。

有些人會問,正常人吃了這類藥物能否提升腦力表現?當然藥物可以間接或直接增加腦內的神經遞質,令腦的「轉數」加快,但不當使用卻會令大腦產生依賴,一停藥腦筋便不轉,聰明藥最終卻可使人變成笨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