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站搬離避雨亭,乘客被迫日曬淋雨!大窩口葵蓉苑對出小巴站原本設有避雨亭,但小巴站遷移後卻未有一併搬走避雨亭,令候車乘客「冇瓦遮頭」。不過,運輸署以阻塞交通為由拒將小巴站遷回避雨亭旁,而民政處又指避雨亭非作小巴站上蓋之用,令問題解決無期。關注團體批評運輸署未有體恤市民候車苦況,且任由避雨亭閒置有浪費資源之嫌,要求有關部門協調找出解決方法。記者:黃芷君、詹海萍

小巴站原設置在避雨亭旁,現時卻相隔一段距離。

小巴遷站後,候車乘客被迫日曬雨淋。

小巴遷站後,候車乘客被迫日曬雨淋。

劉展鵬要求運輸署及區議會盡快修正避雨亭及小巴站的錯配情況。

「冇咗個避雨亭之後,平日都盡量唔會喺度搭小巴,因為要日曬雨淋,寧願行路返工!」大窩口邨居民傅太於荃灣上班,樓下石頭街雖有小巴直達工作地點,惟礙於小巴站「冇瓦遮頭」,寧願穿過屋邨商場步行至荃灣上班。

同邨的范婆婆則不時需要搭乘小巴前往瑪嘉烈醫院覆診,以往會在避雨亭等候小巴,可以遮風擋雨,但小巴站移前至葵蓉苑出入口後,便不再有人逗留在避雨亭,「邊有人用個亭!叫我喺個亭度等小巴,有車嚟跑過去又跑唔郁!」范婆婆批評有關部門未有一併將避雨亭移走,任由設施白白浪費。

民政處指非上蓋

葵青民政處發言人指出,有關避雨亭於二○○四年透過「小型環境改善工程計劃」斥資四萬四千元所興建,目的為鄰近居民提供一個避雨及遮蔭的地方,並非為小巴站設置上蓋之用。對於被指避雨亭設置與小巴站出現錯配之說,發言人則指,小巴站站牌位置由營辦商決定,過去亦未有接獲相關投訴,強調會將有關意見轉交運輸署及小巴營辦商作考慮。

運輸署發言人表示,由於上址避雨亭落成後,吸引不同道路使用者經常使用避雨亭停車灣進行上落客或上落貨活動,影響小巴安全停站載客,營辦商約於兩年前將小巴站遷移至現時地點。而最近派員實視察期間,仍然發現上落客及上落貨情況頻繁,倘將小巴站遷回避雨亭旁停車灣,不單會造成交通擠塞,亦會影響專線小巴有效及安全運作,故該署未有計劃將小巴站遷回至避雨亭旁。

「運輸署又話唔搬番個站去避雨亭,區議會同民政處又話個避雨亭唔郁,其實最受苦嘅係居民!」大窩口社區網絡社區主任劉展鵬一直要求區議會帶頭將避雨亭遷移,讓候車居民「有瓦遮頭」,但不得要領。劉續指,石頭街有另一個避雨亭設置在小巴站,近日更加設椅子為居民提供貼心的服務,建議有關部門可參考有關安排。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