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女士(化名)的丈夫因生意失敗,十年前於國內自己所開設的廠房跳樓自殺。喪夫的悲痛一直困擾着她。帶着四歲孩子,她一直扛起照顧家庭的重擔,既要為生活奔波,又要照顧家中幼兒,身心十分疲累。然而得到自己工作所在地方的心理專家輔導,這十年來心情還能勉強支持下去。但自始「爸爸」或「丈夫」之類的名字,亦變成兩口子的禁忌。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棨諾

馮女士意想不到的是,她的孩子並沒有因為她所做的一切而將爸爸輕生的事淡忘,雖然孩子一切表現得像沒事一樣,可是,馮女士總覺得他有點心事,尤其是當其他小朋友有父母一起外出的時候,他亦特別好像感到不是味兒。直至去年年頭,她漸漸發覺孩子變得很不對勁,情緒開始變得暴躁,精神亦漸漸變得渙散,向來好動的他,變得整天關起自己,忙於對着電腦,一句說話亦不跟馮女士說,有時甚至不梳洗、不進食,學校成績亦變得很差,中期試全科不合格。而馮女士亦出現抑鬱的徵狀,脾氣變得很壞,常常哭泣,睡眠質素很差,導致不能集中精神工作,為此她惟有見精神科醫生作進一步的診斷。

以馮女士的個案而言,她患上的抑鬱症,並不能單單以求服藥便能痊愈。歸根究柢,整個療程需要她與兒子一齊參與,在會診的過程中,精神科醫生詳細分析問題中的幾個範疇,包括她早年喪夫之痛並沒有得到好好的處理,失去父親的孩子亦沒有得到適切的輔導,導致孩子不安的情緒一直隱藏在心中。事件本身亦反映一些普遍社會認為要顧忌的事,其實反而會令可以一早解決的問題拖延無期,令問題變得更加複雜,白白加深大家的痛苦。

其實孩子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脆弱,在家庭一些重大的事情上,能夠讓他們適當的參與並不是一件壞事,而且孩子的情緒亦能有他自己適度的調節。用此個案為例子,倘若馮女士當年能夠為自己及孩子因為喪親的事,找到合適的輔導及治療,有可能今天並不會出現如此情況。及早與專業人士處理家庭各成員喪親之痛,便能攜手步出陰霾。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