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人來說,教育是重要的使命,就如古語「傳道、授業、解惑」,教育之最終目的,除了作育英才,更重要的是令人辨別是非。可惜,在香港這個資本主義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地方,教育只能淪為最實用、爬上社會階梯的工具。

我記得小六時,當時的教育署仍保留學能測驗及學科測驗。學能測驗是升中前決定學校能夠拿取甚麼等級(Band)學校學位的測驗,對校方有影響,校方自然會努力操練。而學科測驗只是評估該校學生水平,對派位沒影響,故學校不會就此操練,學生也不會感到壓力。

但由學科測驗演變全港性系統評估(TSA)卻未能承接初衷,雖同樣不會計算個別學生成績,但因影響校譽,不少學校早於一年前操練學生,甚至有學校讓學生從小一便接受訓練。小一生懂得評核的意義嗎?不少家長反映,子女面對龐大的操練壓力,犧牲了參與課外活動、訓練其他能力的時間。

當然,測驗考試是其中一個了解學生學習進度的方法,但對於不擅考試的人來說,TSA成績不好就代表他們不懂學習嗎?TSA早已失去了解學生能力的初衷。難為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最近聲言TSA沒有問題,不如邀請他的子女參與,他應會清楚莘莘學子的苦況。教育當局當年的口號「求學不是求分數」,恐怕只能成為良好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