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辭校委會委員,觸發「跳船潮」,據聞有校方高層近日正積極在海外搵工,「一搵到就會劈炮」。有意思的是,觸發這輪「跳船潮」的原因各執一詞,有人說是肇因於校委會無理拖延副校長任命,有人則說是學生衝擊行動嚇怕校內外人士。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黃者見黃。事情至今,對立陣營其實都可以演繹為對己方有利,都說明己方是多麼有理有節。就說袁的請辭吧,他強調要對學生「公平啲」,強調當日衝擊者年紀較大「粗言爛舌,面目猙獰」,與自己學生「Innocent(單純)」的形象大相逕庭。這能不能引申為袁氏支持學生衝擊呢?當然不能。恰恰相反,這段話的潛台詞分明是,衝擊會場極不單純,衝擊者行為可鄙,還好他們不是自己的學生,否則吾不欲觀之矣。

當然,政治上誰是誰非,一時三刻容或說不清,但作為堂堂百年老店,港大竟淪為人人敬而遠之的「熱廚房」,卻是不爭的事實。社會上大多數人跟袁教授一樣,「從未受過政治訓練」,把時間精力誤投在政治爭拗上,哪會有運行?從這個角度看,港大的沉淪也是整個香港的縮影。港大校長馬斐森說政治無處不在,這是事實,人們要問的是,其作為一校之首,有沒有決心與魄力,將政治逐出校園,還象牙塔以本來的純潔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