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攻略:DSE急救箱(答題技巧)-價值觀對比
上文提到看新聞時,同學要思考該新聞是否具有出題價值,如持份者間因不同價值觀而引發衝突,當議題涉及超過一個持份者,題目多成為「持份者間衝突題」,要指出衝突點,突出兩者對立面,展示兩者有不同價值觀。

顧問老師:通識學園網站創辦人 James Chow
不同價值觀或會發生互相衝突的情況:
1. 落實這建議時,持份者之間有可能出現一些甚麼衝突?試加以討論。(12分)(2012年DSE練習卷2b)
2. 參考以上資料,分析少女援交的原因。該等原因揭示了她們怎樣的價值觀?(12分)(2010年ASL人際第2題)
對比兩種價值:賺錢vs尊嚴/從眾vs自我堅持
例子一:複製技術
科學家 : 支持科技發展
宗教人士(天主教): 重視生命、重視神明
改變未來 vs 反對人類代替上帝
------------------------
病人 : 期望新科技改善生活
道德團體:反對違反倫理的科技
治療頑疾 vs 不道德
------------------------
政府 : 支持發展但重視法律道德
科學家 : 支持科技發展
違反法律 vs 改善生活
首先,神父(1.持份者A)與試管嬰兒母親(1.持份者B)對人工受孕的看法出現意見分歧,從而引發可否用醫療技術讓不育人士懷孕的爭議(2.爭議點)。神父重視神人之別,認為人不能代替上帝,只有上帝能創造人,試管嬰兒這種人工受孕違反了自然規律(3.持份者A的價值觀);但試管嬰兒母親則較重視擁有子女,認為她有藉着試管嬰兒技術讓她解決不育的煩惱。(3.持份者B的價值觀)。
奪星小結:最終,我們應重視自然規律,還是用醫療技術克服病患。
例子二:工人利益
碼頭工人 VS 碼頭公司
碼頭工人(1.持份者A)與碼頭公司(1.持份者B)因對工人權益的看法不同產生衝突(2.爭議點)。當工人被僱主剝削,他們會埋怨碼頭公司漠視工人工時長、人工低的因素,從而埋怨政府政策不當,令他們利益受損,所以工人們會向政府表達不滿,尋求適當協助(3.持份者A的價值觀)。可是,政府推行相關建議時也有其考慮,例如緩和能源短缺問題及改善環境污染等(3.持份者B的價值觀)。換言之,政府不會作出讓步,在兩者立場矛盾下,工人便可能上街示威,形成兩者之間的衝突。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