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聽過甚至試過「抽筋」,但廣東話所指的抽筋其實可以分為兩至三類,例如運動時出現的肌肉痙攣,患處會僵硬收縮而引起疼痛,成因是身體內的二氧化碳濃度下降所引起的問題,又或是老人家睡覺時出現的小腿抽筋,便與血液循環及鈣質不足等有關。另一種就是源於腦電波異常引起的不自主性肌肉抽搐──腦癇症(Epilepsy)。

腦癇症其實並不罕見,大約每二十人便有一個人在一生中曾經出現腦癇症發作,而每二百至五百人當中更有一人會持續發病,即屬於腦癇症。而約一半患者會在十五歲前發病。

認知不足生抗拒感

不過,社會對腦癇症不太認識,例如在學校,老師聽到有學生患有腦癇症都會感到驚恐,一來他們看到學生出現強烈抽搐、大小便失禁及失去神志等病發徵狀時,大都不懂得處理,二則擔心病童及其他學生會受傷,增添他們的責任和壓力。種種原因加上認知不足,令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對腦癇症學童產生抗拒感,一般市民亦因而對他們產生負面標籤。

事實上,腦癇症以前被稱作羊癇症、癲癇,發作時又會被稱為「發羊吊」,原因是病人除了全身肌肉不受控制之外,有時更會因為肺部及喉嚨肌肉收縮而產生怪叫聲。由於這些名稱都帶有負面的訊息和標籤,台灣有音譯英文「伊比力斯症」代之,而本港醫學界在數年前統一稱之為腦癇症,希望能逐步改善社會對這病及患者的觀感,以免病人因此而受到歧視及影響治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