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中文,用詞精煉,節奏明快,言有盡而意無窮,是世界其他語言所難以取代的,要振興中國文化,必先振興中國語言。可惜,如斯典雅的語言到了我們這一代,竟變得陰陽怪氣,半生不死,教人不勝唏噓。

有中文補習天王在巴士廣告上寫着「珍惜開始,亦不無端結束」,中學文憑試中文科的作文題寫着「孩子不是等待被填滿的瓶子,而是盼望化作燃燒的火燄」,這等彆扭中文,大多是受洋文污染下的產物,看着也讓人渾身起疙瘩。但有朋友安慰我說,最一流的人才從來都不在學界,上述只是個別例子,代表不了整體水平。筆者也算是學界中人,自問永遠也當不了一流人才,朋友所言似乎甚是合理,於是也釋懷了好一陣子。

但近日,香港有一位富豪在內地發表演講,那講稿一聽而知是出自幕後「高手」的手筆。這位富豪地位顯赫,請來的執筆者總該是一流人才吧,但文稿中所見,卻滿是「紅日的光華,照亮前路」、「有勁的翅膀已準備好高飛」這類初中水準的語言。

更讓人皺眉的是以下一段:「我們要把這種態度元素,像編寫智能系統內核一樣,內置在人生當中,不斷升級、不斷優化,令湧現的機遇、洞見的昇華、做人處世節奏的掌握,匯合運行自如,有效作出最好的判斷、最好的選擇,打造自己的運氣,建立充滿光芒的人生。」

這樣累贅的語言,初中生也未必會寫,難為該富豪竟要把整篇講稿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