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劇總要反高潮才可觀,昨日議事堂「大決戰」,建制快閃,泛民愕然,政改玩完。投票人數剛過半,泛民綑綁「成功」,反對票一票未失,建制派大部分隱形,據說是要等發叔一齊上陣,因溝通「甩漏」最終甩底,只能講聲唔好意思。決戰甩轆,匆匆投票,毫無懸念的結果提前半天出現,無論政壇、傳媒還是市民都大感意外「點解會咁?」

政治既厚且黑,有時一天也嫌太長,反高潮是有高人指點,還是陰差陽錯,真相也許永遠是個謎。然而,這場「大烏龍」的客觀效果卻是,反對派無法成為聚焦點,想拖至下午表決,聚集支持者做場大龍鳳,既可攞彩,又能做政治動員的好夢成空,道具和劇本作廢。反對派政客投票後寥寥數語「明志」便草草收場,失落可見一斑。

「甩轆」責任誰屬成為傳媒聚焦點,在政壇時日無多,基本上已無政治負擔的發叔,自然成了「始作俑者」,畢竟年事已高,身體常有不適,溝通甩漏也沒甚麼奇怪,又何須問責孭飛?

政改討論從反對派開始綑綁投票,並一再「聯署」施壓之後,已經淪為一場鬧劇。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既然表決根本無法體現真正的民意,與其苦口婆心,曉以大義,不如「玩鋪勁」,大家齊齊閙。

香港玩政治,認真你就輸,信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