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五月二十五日的佛誕日,約四十名善信回到普賢佛院參與拜祭,浴佛、燒祭品及享用齋菜。當中不少善信是調景嶺的原居民,曾受佛院接濟,定期返回佛院探望及拜祭,而當日亦有老師帶同學生到訪,以普賢佛院作學習例子,讓下一代認識本土歷史。

雖然不少原居民已搬離調景嶺,但仍有不少信眾專程回到佛院拜祭。

黎先生十多歲開始認識佛院,反對佛院搬遷。

「我唔贊成搬遷,因為呢度載有無數歷史回憶。」今年七十歲的黎先生在調景嶺寮屋區出生,十多歲跟隨母親認識佛院,當時家貧常接受佛院幫助,後來黎先生被佛院師祖收為弟子,成為其中一名大師兄。黎先生長大後遷出將軍澳,離開佛院後一直做生意。數年前得悉佛院原來遷至調景嶺舊警署,便定期回去拜祭。黎先生的個案並非單一例子,當年有不少新移民來港居於寮屋區,皆受過佛院接濟,雖不少人已搬離該區,但在他們心中普賢佛院是調景嶺碩果僅存的歷史見證。

對於下一代,普賢佛院同樣有其歷史意義。曹老師三年前開始帶學生參觀普賢佛院,認為教授歷史時,學生身處其中能體驗及感受中日抗戰及調景嶺本土歷史。「普賢佛院係一個好好嘅歷史遺物,如果佢真係要搬,我都唔知可以帶學生去邊。」亦有年輕調景嶺居民為佛院成立關注組,在網上成立專頁,要求政府保留佛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