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語文水準備受關注,教育界立法會議員去信教育局,要求下年起將「教師語文能力評核」更名為「語文能力評核」,去掉「教師」二字,並於考試報告中交代有多少應試者為現職語文教師,以免標籤效應云云。

說到標籤,讓筆者想起本地一位廣告界巨子自傳中一件軼事。話說他當年投身廣告界時,還是洋人當道的年代,不管如何無料,總公司還是會越洋派個紅鬚綠眼的督師,而華人顧客崇洋媚外深入骨髓,「傾橋」時如沒洋人在場便萬般挑剔,反之則一切易話為。有次巨子跳槽,一切條件談妥,唯獨一項,巨子堅拒讓步:為甚麼他的銜頭是「Chinese Creative Director」(華籍創作總監),而他的洋上司毋須叫「English Creative Director」?最終還是去掉Chinese一詞。

想到此事,不是撐教師代表行為,反之,是覺得今時今日「標籤」一詞已遭濫用。華洋之間創作能力沒有必然關係,去Chinese字眼理固宜然,更何況市場競爭激烈,縱然爭得名分,Sell不到橋也是枉然。可為人師表者,能不能以身作則,從自身找原因,語文能力遭質疑就好好進修,搞這些小動作,何苦來哉?最近內地高校一幅「寧可血流成河,也不落榜一人」,被批評太過暴力,但人家起碼肯面對現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