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產的明信片見於清朝,樹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區志堅指當時中國剛開始出現攝影,郵寄通訊方式不再限於書信,當時的明信片以漫畫及圖像為主,屬奢侈品,多為中上層社會人士使用,購買者多為來華傳教士、商人及旅客,他們在圖像後加上文字,向親友介紹當時中國社會文化面貌,猶如古時「家書」。

郵票郵戳 收藏家最愛

中國拍賣品中大多為古玩瓷器,但區志堅指明信片其實是極具歷史收藏價值,明信片上郵票及郵戳更成為收藏家的珍品。他指出,明信片有別於文字書信,背後的圖像不能刪改,可補充歷史不完備的地方,明信片的漫畫亦可反映作者對中國的看法。

歷史明信片的收藏家不多,借出三百張明信片供舉辦今次展覽的孔律師,是土生土長香港人,曾到英國留學九年,中學時期未曾讀過滿洲國,直至八八年回港前一天,在倫敦一間郵票社見到滿洲國郵票,深感好奇,於是以三點五英鎊購入,自此對中史產生濃厚興趣,亦開始由集郵轉為收藏明信片。他收藏明信片至今二十七年,已有三萬多張介紹中國的明信片,但未有為藏品估價,他表示,只希望與知音人分享,稍後計劃在內地舉行明信片展,或出版書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