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讓座是美德,但在香港漸漸變成門面工夫和壓力。運輸署最近竟然在小巴貼出讓座告示,要求乘客讓座予長者、孕婦等有需要人士,被網民譏為沒有最膠、只有更膠。

眾所周知,小巴不設企位,到底該如何讓座呢?讓座後,原本的乘客到底是站在車中還是索性下車呢?如在總站等車,一日不滿座,大部分司機都不肯開車,那麼,小巴關愛座是否一直留空,直到有長者上車為止?這樣到底是關愛有需要人士,還是矯枉過正,大家心中有數。

其實,讓座理應是自發性的,看見公公婆婆站在面前,正常人都會自覺讓座。問題是,現今社會日益矯情虛偽,年輕一點的人只要在交通工具上佔了一席之位,彷彿就是天大死罪。哪管那個座位並非關愛座,哪管你也付出同等車資,哪管那天你累得賊死,甚至實情是你並不年輕。總之,一日未有資格領取長者卡,屁股一日不能貼在座位上,否則就是大逆不道,活該被指摘,而這就是今日的香港。

最反智的是,一些自命正義的「道德塔利班」,但凡別人價值觀跟他們有出入,就要舉起手機狂拍,再擲上網批判。近日有人在網上圖文並茂指斥巴士上的地盤工人「好臭」,不應佔用座位,簡直就是假道義的經典例子。幸好,香港還有不少人頭腦清醒,嚴斥丟架的不是地盤工人,而是發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