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令不出中南海,這是句有點年頭的老話了,說的是胡溫當政時期,因為老大胡錦濤受制於老人政治,處於弱勢,所以連帶着常委班子也跟着受累。受此影響,中南海裏作出的決策,中央各部委辦、地方黨委政府都不當回事。

想不到的是,時隔兩年大半後,換了習李當政,依着習近平的強勢鐵腕,居然這句話仍然適用。前幾日,總理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說到文件運轉流程繁冗拖沓,他發了火:「當時你們部長們都來開會了,會上都沒有不同意見,現在難道還需要幾個處長來把關?這不在程序上完全顛倒了嗎?」他還有補充:「中央研究了一年多,拿出政策,結果各種手續再走上一年,這不是鬧笑話嗎?」

即便再愚笨的人,相信都能聽出李話裏的憤怒。顯然,總理這段看來是憋壞了、氣壞了,先是經濟數據齊齊下墜,再是東三省積重難返,經濟增速敬陪末座,現在又是有令難行,有禁不止,他焉能不如坐針氈、急火攻心?

相比於前任溫家寶,李克強相對處於弱勢。不過,這弱勢並非因他,而是因習近平太強勢。胡錦濤在位時,經濟上的事基本放手讓溫管;習近平當政,卻親任各種小組組長,各種大權一起抓,所以,李的實權變相被削弱。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助長了部委辦和地方諸侯的膽量,但這卻不是政令不出中南海的主因。

李克強始終主張簡政放權的改革,這就必然要削減職能部門的權力,必然要壓縮權力尋租的空間,必然要觸動權力的利益奶酪。由此,高高在上、頤指氣使已習以為常的權力機關,自然不會主動革自己的命。礙於總理面子,他們不敢硬頂,於是祭出拖字訣。

所以,總理雖然發火,話說得卻還是客氣。其實哪裏是處長在把關,就是部委辦的頭頭腦腦們不情願放下手中的權力。七品小處長,不過是躺着也中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