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說到,基於通識科設立的目的,跨學科必然是通識科的核心特性。那麼,通識科的跨學科,又如何會與哲學有很密切的關係?

范學軍

古代的生產力不發達,大部分人從事漁農業、畜牧或手工業等生產直接有關的職業,少數人擔任政治家或官僚統治社會。當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條件,物質開始豐富時,開始出現一些不需直接生產,也不需參與管治工作的人,他們進行一種活動:思考。

思考甚麼呢?包羅萬有,例如世界是怎麼形成、誰創造的、自然界的運作規律、人生存於世上的意義、甚麼行為才是道德或不道德的,怎樣的政治制度才是最好的等。這群人就被稱為Philosopher,他們從事的活動,叫Philosophy,在古拉丁語中,Philo意思是「愛」,Sophy是「智慧」,合起來就是「喜愛追求智慧」的意思,而Philosophy就是哲學。

原來當初從事學術活動,是沒有分科的,學校裏只有一科,就是Philosophy哲學。不過,哲學家們所思考的題目不盡相同,當他們從某一個領域繼續思考研究下去,就需要更多時間、資源上的專注,需要更仔細的分工,於是慢慢將對不同領域的思考獨立成科。而隨着歷史的發展,分科愈來愈仔細。人類學術活動發展的歷史,是向不斷更精細分科的方向演進。

通識科的核心目的是打破分科對思維傾向性的局限,但原來學科最初本來就是一體的,後來向分科方向發展,但當學科分的太仔細,又走到另一個極端,於是又反過來想,重新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通識科的出現,其實是一種歷史發展的反彈,一種自我修正、一種學術潮流的演變而已。

在分科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哲學就像一個大家族,而這個家族的子孫不斷跑到外面自立門戶,而每個自立門戶的子孫又各帶走一些東西,到最後這個大家族能留下的東西愈來愈少,到最後只剩下三樣帶不走的寶貝:第一樣是對於求真的態度,第二樣是思考本身的方法,第三樣就是哲學史,亦即是歷代哲學家思考的記錄。哲學三寶,下回將講解如何具體應用於通識教與學。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