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問題看似複雜,歸根究柢只有兩個字:利益。再簡單化一點,還是兩個字:飯碗。泛民政客抱成團揚言否決政改方案,原因不是爭取「真普選」,而是為了保住自己利益,保住政治鐵飯碗。

二○一○年白鴿黨歷史性走進中聯辦,促成香港民主向前邁進一小步,結果遭激進派狙擊,並在其後的立法會選舉失利。見過鬼怕黑,今次泛民玩鬥激,誰也不願被指「轉軚」,但又擔心在大勢所趨之下失去民意,玩綑綁證明了他們的心虛。誠如前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批評,泛民政客拒絕轉軚只是害怕流失選票。問題是,即使否決今次政改,泛民憑甚麼爭取下次會有更好的方案?朝廷堅持「八三一」方案,泛民堅持否決,香港豈不是永無普選?

其實,香港永無普選最符合泛民利益,因為他們可以打着為市民爭取的旗號,繼續當議員吃香喝辣。再說特首續由「小圈子」選舉產生就逃不過「六八九」之類的污名,被動捱打。反過來說,如果香港有了普選,那班政客再無爭取的目標,豈不是打爛飯碗?即使能繼續食政治飯,但數百萬合資格選民一人一票選出來的特首,民意認受性遠高於地區及全港直選的政客,政客失去道德高地,憑甚麼挾民意以令特首?

明乎此,就知道反對民主的不是朝廷,不是港府,而恰恰是口口聲聲爭民主的反對派政客。為掩蓋自己的反民主真面目,反對派政客用上不少道具,諸如「真普選」、「國際標準」、「公民提名」之類。但事實卻是,當今世界,民主政體百花齊放,英國行君主立憲制,美國則是總統制,連被奉為民主圭臬的英美都各師各法,國際標準云乎哉!

說穿了,所謂國際標準其實是泛民的標準,符合其利益的就是真普選,威脅其飯碗的就是假普選,他們將一己之私置於香港利益之上。這些政客一日佔領立法會,民主夢就無法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