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表示,中醫用作治療哮喘的古方都可強肺和平喘止咳,透過增強肺功能和擴張氣管,紓緩病情。部分藥方以麻黃、甘草或銀杏為主要成分,中藥難免有毒性,須與其他中藥配合中和。他指中醫處方要配合病人體質,並無單一通方或某種藥材專治哮喘,認為不能以西醫的研究方式,斷定哪些中藥或藥方對個別疾病有效。

關之義強調中醫師會因應病人的體質處方及調校藥材。(資料圖片)

有指鱷魚肉煲湯有效治療哮喘,但有待證實。(資料圖片)

關之義解釋,哮喘靠強肺治本,玉屏風散可強肺和增強抵抗力,多用於虛弱的哮喘患者,但不宜熱底病人;定喘湯能定喘止咳,傾向治標,當中所用的黃芩可清熱,惟寒底病人不宜;麥門冬湯能紓緩哮喘及降火,成年人肺燥火盛,多用於成年哮喘患者。他強調中醫須按病人體質處方,或調校古方的藥材種類。

認同「急者治其標」

關之義續稱,麻杏甘石湯和小青龍湯等治療哮喘的藥方都含麻黃和甘草,部分藥材有毒性,但在其他藥材輔助下,多年來可安全使用。

關表示,哮喘病人服用中藥,一般兩至三日內見效,但對急性哮喘病發,中醫也同意「急者治其標」,認同救急為先的方針,即使類固醇被認為有副作用,但不反對病人在西醫處方下,於病發時用以紓緩病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