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父母視子女如珠如寶,事事呵護備至,反而好心做壞事,令子女變成嬌生慣養的「港孩」,自小缺乏自理能力,只會依賴父母。近年「港孩」現象愈來愈受關注,不少團體推行運動改善「港孩」自理能力。何謂「港孩」?「港孩」反映香港甚麼社會現象或價值觀?

顧問老師:歐陽凱琳

Q:何謂「港孩」?

A:「港孩」這個詞語出於二○○八年推出的一本書,該書作者從事教育工作,她觀察到當時小朋友有三個特點,分別是抗逆力弱、自理力弱及像台灣的草莓族,外表漂亮但性格脆弱。「港孩」一詞有概括性,但家庭要是中產或更高經濟能力的小孩,才有機會成為「港孩」。

Q:「港孩」反映香港甚麼社會現象或價值觀?

A:很大程度反映了家長成長時代的價值觀。現時家長,主要是七、八十年代成長的香港人,當時社會推崇讀書,認為一紙文憑很重要。當父母重視讀書,認同學術重要,會用盡金錢和時間培養子女的學術成就,惟家長或會忽略子女自理能力、抗逆能力的培養,造成許多高分低能小孩。

延伸思考

1.「港孩」對社會有何影響?

A:若重視學識培養,只會訓練出一班考試機器。但香港重視服務業,人與人溝通很重要,而若作為領導層,領導能力亦要兼備。這些特質重視人的抗逆力、人際技巧、應變能力,是工作上最重要因素,反而知識為次要。個人特質和能力應該從小培養,屬於學前教育,現時歐美國家於小孩學前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為主,因為這些特質長大後難以培養。

2.為何「港孩」備受各界關注?

A:較早一批的「港孩」,已經開始進入大專,甚至職場,很多奇怪現象漸漸浮現。例如中文大學校校長沈祖堯指曾見到過有「港孩」醫科學生,因為被編太多夜班,結果學校接獲其家長電話投訴。反映「港孩」雖然長大,但仍好像備受照顧小朋友,不像成年人。

3.如何避免「港孩」的出現?

A:要靠家長醒覺,要他們相信在小朋友合適的成長段階段,培養合適他們的事。例如大小肌肉發展、社交能力、群體發展等,應在學前培養,現時的家長只著眼學術發展,缺乏這些非學術範圍的事。學前教育應為小孩準備健全的身心靈教育,令他們有好的狀態進入小學。如果太過著重學術,恐阻礙身心靈發展。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答案請瀏覽網上專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