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有工廈單位涉嫌違反地契條款,經營水貨倉,被地政總署釘契兼收回單位。政府撒手鐧一出,令一眾經營工廈水貨倉的商人大為震驚。本報發現有水貨集團為避風聲,轉移到元朗人流稀疏的工廈經營,更打造「鐵竇」,單位無招牌、門外有閉路電視、雙重鐵門,甚至謝絕生客等措施,守衞極度森嚴。地政總署指出,過去未有發現元朗區工廈被改作水貨活動舉報,但強調有關行為違反土地契約,會進行打擊。

記者佯裝水貨客欲帶貨,負責人(圖)稱要經電話核實身份。

其中一個水貨倉嚴密設防,大門後有另一道關上的鐵門。

其中一個水貨倉,有約七人拆箱包裝,倉內堆滿奶粉、食品等貨物。

水貨工廈位於元朗洪水橋附近。

元朗一個位置偏遠的工廈,不時有多人拉着手拉車出入。

位於元朗洪水橋近塘坊村的一個工業區,鄰近一帶為廠房或村屋,過去只有少數村民及廠房工人出入。但近月一幢接近青山公路的工業大廈,不時有人拖着行李箱出入,他們從工廈步出時,都會揹着一個大背囊,拉着一部手拉車或行李箱,步行兩分鐘到青山公路的巴士站,乘坐有「水貨專車」之稱的新大嶼山巴士B2線,坐車二十分鐘,前往深圳灣口岸過關到內地。

有消息指,早前曝光率甚高的一幢屯門「水貨工廈」,由於當局高調執法,不少水貨倉已紛紛撤退,而轉移到元朗一些人流較少工廈,避開執法部門耳目。記者根據消息到元朗一幢被指有多個水貨倉的工廈視察,該「水貨工廈」樓高三層,分開A、B兩座大樓,部分單位大門緊閉鎖上並無門牌,看似無人出入,原來卻是高度設防的水貨倉。

熟人介紹電話核實

記者尾隨水貨客走進大廈,走到A座一個門外裝有三個閉路電視的單位敲門,未知是否單位內有人從閉路電視發現「生面口」記者於附近徘徊,兩人敲門良久亦不獲開門。直至記者走離門口,離開監控位置,大門才打開讓兩人入內。

記者於同樓層觀察,該單位每次開門讓水貨客進出後,都會馬上關起大門,門外人難以窺探內裏情況。有水貨客承認,這些都是水貨倉,倉內有專人看着閉路電視監控樓層情況,發現有陌生人走近門口,就不會開門。

記者隔日再佯裝水貨客到訪該水貨倉,剛巧有工人將貨物運進水貨倉,門外有人負責打點,記者上前佯稱欲開工帶貨,有負責人大為緊張,馬上走出查問,又拿出電話要核實身份:「你搵邊個,你幾號電話?」記者由於無法提供介紹人資料,便遭打發離開,期間,發現倉內有人正將一盒盒已封好的貨物放進行李箱。

密實包裝掩人耳目

在大廈B座,亦有兩單位為水貨倉,每日中午過後,便有多人拖着行李箱進出。記者巡視期間,其中一個貨倉大門虛掩,放有多箱貨物,如奶粉、餅乾及牙膏等,六、七人正在埋頭包裝貨物,部分人在拆紙箱,亦有人將貨物封好,再放入袋及行李箱。記者佯裝水貨客,向出入的水貨客詢問行情,他透露,此處水客走深圳灣口岸,「行一轉賺一百八十蚊,喺蛇口交收,路費唔包,要自己畀!」

同座另一個水貨倉守衞更森嚴,貨倉大門後有另一扇鐵門,一般人難以知情。水貨客以退休人士及中年師奶為主,當中不乏操普通話的內地人。有水貨客不諱言,因近期政府打擊工廈水貨倉,故此他們離開大廈時,都不會提取太多貨,更盡量將貨包得密實,免被人發現,「背囊加上手拉車或行李箱,每次帶貨共重三十斤,裝唔晒惟有行多兩轉,有人問起就話自用囉,打死都唔會話走水貨喇!」

地政總署發言人表示,十分關注部分新界區的工廈單位被改作零售商店涉嫌進行水貨活動的情況。為加強執法工作,新界屯門、元朗和北區分區地政處已成立特別行動小組,針對性打擊這類違契個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