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十九世紀西風東漸開始至今已有一個多世紀,東方人尤其是華人彷彿找不到一個方法與西方人相處。撇開語言文字文化等旁枝雜葉,西人與華人就如來自兩個星球的物種,永遠處於一個無法互諒,甚至有點敵對的狀態。今時今日在全球化和資訊科技發達的時代,東方西方兩種文明和價值正在急速互相影響,相互發展。然而世界上不是很多人或民族,能夠游走於兩種價值之間且游刃有餘,能周旋於東方文明與西方世界同時能夠從中發展獲利,在世上恐怕只有新加坡與香港兩個城市可以做得到,也是這兩個城市為何在世界舞台上有着獨特而不可取代的地位。新加坡建國國父李光耀先生日前逝世,享年九十一歲。世界各國領袖都很敬重他,說他是一個不朽的政治家。一個比香港面積還要細小的城市,在強鄰如馬來西亞、印尼及印度等大國環伺下,由一九六五年建國至今,創下驚人的經濟奇迹。不得不令人拜服,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洋腸」到當地工作,落地生根!

【洋腸】

潮語「洋腸」不單在新加坡可以找到,查實「洋腸」百多年前已經在香港「搵食」。當然「洋腸」並不是一種食物,然而也不排除有人喜歡把這東西放進口中。「洋腸」的意思其實是指外國男人的那話兒,同時亦指來自歐美等地的男性,一般都可稱之為「洋腸」。所以,如果有港女或華人女子,在一些外國人集中的地方如中環蘭桂坊或灣仔駱克道、菲林明道一帶,向外國男士投懷送抱,甚或是追求與外國男士一夕風流,這種行為就稱之謂「食洋腸」。「腸」的形狀就像男士那話兒,「洋」當然是指「西洋」或「洋人」,但至於港女們是否真的會「食」,就只有她們自己知道了。

「洋腸」是否較中式的「小紅腸」好吃,作為一個港男就不得而知。但香港一直是華洋雜處之地,吃「洋腸」與「華腸」絕對是個人口味及選擇。然而,當今政府政策,無論經濟和政治只向北望而放棄世界市場,恐怕我們的下一代,想找一條「洋腸」都難,大陸劣質腸就大把!

逢星期六、日見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