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組報道】一月份零售額創沙士後新低,加上金管局再推新辣招,市場憂慮零售及地產代理業或現新一波裁員潮。惟除本地企業出現裁員隱憂,回顧近年跨國企業的大型裁員行動,香港往往牽連慘重,如年初渣打集團(02888)突宣布全球裁員節流,當中香港被裁人數佔裁員總數一半。有指是因本地沒強勢工會,裁員成本較低,故企業易「落手」;有人力資源顧問表示不排除這可能性,但謂企業裁員的首要考慮仍是市場因素。

渣打年初全球大裁員,本港被裁員工就佔了當中一半。(資料圖片)

周綺萍表示,近年銀行裁員消息此起彼落。(資料圖片)

跨國金融企業近年在港裁員事件

近年跨國金融企業的裁員行動中,香港區的被裁情況普遍慘重。今年一月渣打集團全球裁二百人,香港區人數佔一半;一二年南韓三星證券因業務虧蝕被迫撤出海外業務,在港裁員逾百人;而近年最大規模的裁員,莫過於一一年滙控(00005)全球裁員三萬人,當中香港區被裁人數佔約三千。

然而,裁員地區與業績表現未必掛鈎,香港地區的盈利能力相當耀眼,甚至比其他地區勝一籌。香港是滙控盈利的主要來源地之一,一四年便為滙控貢獻81.2億美元除稅前利潤,佔總額43.5%,撐起集團表現。渣打香港一四年業績雖倒退,但除稅前經營溢利仍有17.51億美元,在集團全球業務中仍屬最標青。

勞工法不及歐美嚴謹

香港區業績對集團貢獻良多,卻偏偏成為裁員重災區,有指是香港勞工法不及歐美嚴謹,加上香港無工會撐腰,資方在裁員時遇到的阻力較小。據香港現行《僱傭條例》,企業在香港裁員,一般需給予僱員代通知金、未發放工資、年假薪酬及遣散費等。換言之,企業只須付錢補償,即可順利辭退員工。相比其他勞工法較嚴謹的國家,企業裁員成本昂貴,如企業在法國裁員,一般需經政府部門批准及獲工會同意,而法定賠償金額一般不可低於員工年資與月薪相乘所得總額的兩成。在荷蘭及埃及,資方在裁員前更需要通知管理當局或司法機構,以獲得批准。

對於香港因裁員成本低而成為跨國企業裁員重災區之說,合眾人事顧問總經理蘇偉忠表示不排除此可能性,但他認為,裁員最主要視乎該部門的未來盈利能力,「若某部門有虧蝕的可能,通常集團會先進行業務重組,若嚴重才會裁員。」

互聯網取代部分人手

安俊人力資源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亦謂,不排除香港因裁員成本低而成為裁員重災區的可能性,但強調企業裁員最終還是基於市場考慮。周提醒,員工簽訂合約的地點及內容,也會影響企業的裁員成本,「雖然員工是在香港工作,但合約若是在其他地區簽訂,可能有特別條文,資方的裁員成本有機會增加。」

綜觀近年金融業裁員趨勢,銀行從業員在市況低迷時最易被裁。香港銀行學會行政總裁梁嘉麗指,此趨勢或與業界生態改變有關,「隨着科技發展,部分人手工作已可由互聯網取代,因此銀行有可能會裁減前線員工以節省成本。」但她認為香港金融業前景仍樂觀,一如金發局報告指,本港金融業仍需大量人才,並呼籲有志投身金融業的人士盡早考取資歷認證。

周綺萍又指受外圍經濟影響,近年銀行裁員消息此起彼落,但此行業仍值得推薦。「現時銀行業仍是香港的經濟支柱,吸納僱員人數龐大,加上人民幣業務急速發展,銀行專才開始回流內地,內資銀行也樂意聘請香港員工,銀行業發展機會仍相當多。」

逢星期一至五見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