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飯唔知米貴」是不少長輩對新一代的觀感,記者在各區進行五十份、來自不同階層的問卷調查,對象為一眾年齡不少於八歲的「二千後」學生,發現當中八成並不知道一包五公斤米約售六十至七十元,更有十一人估計它介乎一百二十至一百六十元;有十二人亦不知道杯麵價格,有小六生認為需二十五元;有四分之一學生不知道乘搭港鐵一個站的車費,「平時嘟八達通冇留意」。答得較「有紋路」的學生僅五個,其中九歲的Macro母說:「佢會幫我買嘢,例如七蚊個杯麵,十九蚊買三個,識格價。」

電子貨幣影響金錢概念

明愛向晴軒智慧理財及債務輔導服務項目主任翁麗萍指出,本報調查結果反映電子貨幣的影響下,令小朋友對金錢的概念模糊,「金錢對於小朋友嚟講好抽象,電子貨幣令佢哋更加冇機會接觸錢,用咗幾多,剩番幾多都冇咩概念。」

她指,購買必需品多由家人或外傭代辦,對物品的價格並不了解,「家長應該帶多啲小朋友去買嘢,要話畀佢哋知貨品種類、分量同價錢,教佢哋點揀,亦要教育佢哋識分『需要』同『鍾意』。」翁續稱,最重要的是教育小朋友儲蓄,學會延遲滿足,切勿衝動消費。

多帶小孩購物從中學習

財務管理是家庭教育重要的一環,香港家長協進會主席陳星達亦認為,現時家長普遍忽略其重要性,「好多家長都冇認真去教小朋友理財,往往就係畀咗八達通佢哋用,但冇去教點用。」他指,中產及基層的理財觀念往往大不同,不少家境富裕的小朋友的八通達更是自動增值,令小朋友「以為啲錢永遠用唔完」。他建議,除了家庭教育,學校亦可加強理財教育,多舉行實戰活動,讓小朋友親自到街市等地方購物,從中學習。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