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以來,香港的政治氣氛愈來愈繃緊,抗議、示威手法再不復和平、理性,立法會去年兩度因示威衝擊被毀門爛牆,近日,立法會秘書處終於出招,提出加強保安的建議,現正諮詢議員,截止期為本月三十一日。待議員提交意見後,秘書處便可展開招標及工程,立法會將於六月審議二○一七年普選特首方案,立法會這時變身銅牆鐵壁,或能即裝即用,避過再一次遭衝擊受創的危機。

添馬艦「門常開」政府總部建築群近年頗有轉向高設防的新常態,先是政府總部東翼前用地(俗稱為公民廣場)遭示威組織長時間佔用,行政署為保政總運作暢順,要安裝鐵欄、限制外間團體使用上址;後是立法會在新界東北撥款審議及佔領行動期間,兩度遭到衝擊,透明玻璃外牆十分脆弱,一遇衝擊即爆裂,對保安、警員及示威者都是極大的安全隱患,因此,立法會秘書處建議在玻璃外牆外加建三米高鐵閘,原本象徵透明的設計概念亦被一招抹殺,諷刺卻無奈。

「門常開」變成「閘常在」,原因很多,但抗議團體過激、示威出現違法化的趨勢都是主因,而泛民立法會議員肆意違規,亦令政總保安漏洞頻頻。像今次建議加建鐵閘外,立法會秘書處還建議收緊議員發出職員通行證的上限,建議是十五張。這一建議,當然是杜絕去年立法會審議新界東北計劃撥款申請時,有持職員通行證的人士在立法會大樓,以層層按電梯的做法阻撓議員出入議事廳。

雖然泛民議員不滿,但秘書處的統計顯示,立法會內同一議員發出職員通行證最高紀錄是四十張,最少則為三張,但六十名議員發出職員通行證的數字均在十五張或以下,可見有擔當公職的個別議員涉濫用職員通行證制度,難怪秘書處設限建議一出,政界亦有不少掌聲。

高設防的政總及議會,其實是香港這個文明城市臉上最難看的疤痕,市民並不願見,但政府、議會與民間的雙方及三方關係愈來愈差,「閘常在」的政府總部,將來恐難逃淪為示威團體與政府拗手瓜主戰場的命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