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財政預算案或其他政府文件,有時不是要看它寫了些甚麼,而是檢視其避重就輕之處。例如,去年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聲稱為了應付人口老化問題,從土地基金撥出二千二百億港元,再加入每年盈餘之一部分,設立「未來基金」,開展基建項目及推動經濟發展。

今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在關於人口老化問題的章節中,隻字不提未來基金,卻將其移往「公共財政──適時儲蓄」部分,解說成「作為長期儲蓄,透過長線投資,爭取更高回報」。若不翻查去年條文,人們也許會誤以為未來基金的作用有如外匯基金,乃供政府投資保值。

今年預算案亦甚少提及原與未來基金相關的大型基建工程,相信是過去一年這些大白象工程的超支負面新聞不斷,曾俊華不想引起公眾的不滿情緒,於是隻字不提。唯一的例外是在「貿易物流業」部分第七十一至七十二段,呼籲機場需擴建第三條跑道,並期望於一六年動工。

然而,該項工程的爭議極大,就連言論向來親建制的民航處前處長樂鞏南,二月初都在一份報章撰文指,現時機場出現吞吐量飽和現象,是珠江三角洲空域擠擁,並因為中港兩地制度差異,無法透過統一指揮航空交通解決問題。第三條跑道不但無法治本,其起飛航線還會與深圳機場的航道重疊,此一致命傷,連同機管局計劃以發債和開徵「機場建造稅」,企圖繞過立法會融資,預算案皆諱莫如深!

曾俊華不止有守財奴心態,還染上了政客「語言偽術」惡習,企圖欺瞞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