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剛看了一個本港少數族裔青年就業的節目,其中南亞裔青年簡能一直懷着當警察的夢想,奈何因家境及父母要求,希望他中學畢業後從事地盤紮鐵工作。但他的警察夢一直不滅,結果憑再進修及提升中文能力成功圓夢。上述事件反映出不少少數族裔所遇到的家庭及語言文化融合困境。香港愈來愈多少數族裔學生,學習中文仍是最大問題。少數族裔的家長知道學習中文的重要性,但不諳中文的家長難以協助子女學習,子女在家中缺乏中文語境,遑論功課上的輔導。

「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有望提升少數族裔的中文能力,讓他們有更佳的升學就業機會。但教育局缺乏資源支援少數族裔的學前教育,令學童錯失學習中文的黃金時期。學習架構計劃只涵蓋小一至中六,忽略少數族裔學童於幼稚園學習中文所需的額外支援。若幼兒教育欠缺學習中文的額外支援,少數族裔便難有足夠基礎應付小一入學後的中文學習。現時香港入讀大學要求中文科最低成績有第三級,雖然也可用其他公開評核試的中文科學歷報聯招SAT、GCSE等,但對非華語學生而言,即使取得最高成績,也僅得小學程度。

其實政府可考慮其他措施協助少數族裔學生,例如把「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範圍擴至幼稚園,並提供額外撥款增聘專責教師,將有關教師培訓及評估工具等支援提前於幼兒階段實施。另外,制訂統一評估資歷架構不同等級的中文課程,讓少數族裔提升自身的中文能力,取得相應認可資歷就業,並協助他們在中文方面的持續進修。第三,向收錄少數族裔學生的學校提供額外撥款,使之有足夠資源聘請老師及助教協助有困難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