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佔領行動,香港社會陷入前所未見的分裂,即使行動結束,分裂仍在持續。一周前,香港大學的學生開始投票決定港大學生會是否退出學聯,結果以二千五百多票通過,港大與學聯五十多年情緣告終,學聯縱使不改「香港專上學生聯會」之名,代表性亦大減,若再有其他專上院校求退,學聯分分鐘泡沫化,並成為佔領行動後,最先遭到民意報復的佔領主導勢力。曾以學聯之名出盡風頭的學生領袖們,現在應怎樣體現問責精神呢?

退聯公投,對早已度過一百周年校慶的港大並不新鮮,但過去的同類活動不是投票率低,便是無法獲壓倒性票數通過,這次的成功,一方面是港大學生退聯意決,一方面亦是學界的大氣候,因港大通過退聯當日,嶺南大學已有學生組織發起學生退聯的討論,中大學生亦有動作,似乎戲碼還會陸續上演。

港大六千多名學生的退聯投票結果,有人認為是摑了現屆學生會代表一巴,更摑了學聯現屆負責人一巴。而觀察學運的人更指,投票活動發出了三個不容忽視的訊息:

一是投票率高近四成,這次投票只是對退聯的表態,對一般大學生來說,這個議題談不上貼身,既無學費、校巴或宿舍等涉及個人利益的轇轕,更非考試、評分等涉及學術的關注點,竟能吸引六千多名學生投票,據說,若非農曆新年將近(部分學生已離校或趁假期作交流),可能投票率還會上升,港大生的踴躍表態,與過去一段時間學聯的表現,及港大學生會代表在學聯行動的角色有密切關係,而退聯正是否定上述表現的證明。

其次是,公投錄得一千二百多張棄權票,解讀這批既要投票、又不作選擇的學生想法要小心,而他們亦佔了總投票人數約五分之一,這批學生在公投的設計下,不作任何選擇,卻要行使投票權,唯一的強烈訊息便是他們支持一人一票,是否要表達學生會大事應由大家說了算,反對少數代表自把自為?留給學界中人探討吧。

其三則是未來學聯的定位及角色,無人會懷疑港大公投與學聯在七十九天佔領行動的表現有關,早在佔領期間,學聯內部已有批評指運作機制毫不民主,激進淹沒理性,如今,其他院校會否求退備受關注,學聯陷入全面解體或半解體的危機更在升溫,龍口反轉,此例為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