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約有七十萬名糖尿病患者,當中一半是不知自己患病的隱形病人,另有不少市民血糖水平「擲界」,若控制血糖不善,有機會出現中風、腎衰竭和心臟病等併發症。有社企引入嶄新的自主健康管理模式,利用大學研發的方程式,從體檢數據分析病人或受檢人士未來五至十年內出現相關併發症的風險,並提供指導,減低出現併發症機會,協助糖尿病前期人士避免患病。

醫護人員為受檢人檢查眼底,確定有否出現糖尿病上眼的病變。

醫護人員利用超聲波檢查受檢人的腳部血管有否因糖尿病導致阻塞。

糖尿病專科護士鍾巧儀指出,糖尿病人中風機會高二至五倍、患各類癌症機會高三成至二倍、患冠心病機會更可高十二倍,本港每年新增一千名洗腎病人中,四成六由糖尿病引致。糖尿病前期人士血糖值介乎正常與糖尿病之間,估計佔人口一半,他們患心血管病風險較血糖正常人士高四成。故此,患者驗血和小便、做眼底檢查、心電圖、足部血管和神經線檢查,以及家族史分析等,可計算未來五年患冠心病、中風、腎衰竭和心臟衰竭的風險。非糖尿病人士加入口服耐糖測試,亦可預計未來十年的心腦血管病機會。

改生活模式管理健康

鍾巧儀表示,檢驗報告由醫生向受檢人親自講解。他們得悉各項風險後,可改變生活模式,控制體重、血糖和血壓等。醫護人員會跟進他們的進度,如有需要則轉介醫生跟進。

檢測中心行政裁黃大成表示,醫學界近年提倡8765小時自主管理健康概念,意即協助糖尿病患者在一年見醫生的一小時以外的八千多小時,管理好個人健康,避免出現嚴重併發症。

邵女士年近九十歲的母親四個月前「篤手指」血糖檢驗正常,但近年暴升十磅,腰圍增加,她懷疑母親患糖尿病。由於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長,她勸母親接受檢測,結果發現母親屬糖尿病前期、有眼底出血和高血壓,轉介母親求醫,安排一年後跟進。邵女士認為,檢測報告有助家人調節照顧母親的方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