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每年有逾百選美賽事,可謂氾濫成災,內地傳媒報道,不少主辦單位為騙取贊助,以「世界級」、「環球」等字眼吹噓,名不副實。佳麗質素為人詬病、賽事低俗化和具備「潛規則」等亂象頻生,扭曲了選美的本質,早前更有北京公司因選美活動冠名鬧上法庭,令選美愈選愈醜。地方政府因有利可圖,往往隻眼開隻眼閉疏於監管;國家亦暫未設明確部門規管相關現象。

西塘鎮早年舉辦選美比賽,吸引遊人到訪,為當地帶來可觀經濟收入。

「人造美女」楊媛
整容前

整容後

中國選美大事記

年僅十五歲的陳臻兒當年奪冠後,引起有關選手年輕化的爭議。

重慶國際選美小姐三甲佳麗嚴萌(左起)、楊安琪及陶玉潔被指樣貌差。

內地選美行業被視為高產出、低投入,一般城市舉辦大規模選美活動基本只需十多萬元(人民幣.下同),若想舉行「國際級」賽事,以獲取更多贊助費,只需向國際品牌繳付約六十萬元的承辦費。

一些缺乏品牌聲望的比賽,冠名贊助費可達二百萬元以下,而所謂「世界性」賽事的贊助費則高達上千萬元,再加上如電視轉播權、比賽現場廣告、門票等,選美行業一般情況下可維持百分之三十至三十五的利潤,相比起其他行業,收入可觀。

向參賽者收「指導費」

不少主辦方對大手筆的贊助動心,紛以層出不窮的手段打出「世界級」名號,或與全球知名選美賽事「沾親帶故」,如環球小姐大賽是世界知名賽事,一些選美比賽為混淆視聽,就將比賽名為「世界」環球小姐大賽或環球小姐「模特」大賽,令一些不知情企業將山寨選美誤以為是國際大賽,樂意贊助投資。

然而,不少選美比賽打着「世界級」名號,卻沒在世界各地選拔佳麗,反通過國內的模特兒公司,聘請數量相當的外國模特兒充撐場面。

而在一些次級比賽中,主辦方更會直接從佳麗身上斂財,有佳麗表示每次晉級都需要向主辦方交付幾千元的「指導費」。當一場比賽有七、八十名佳麗,設有四至五場晉級賽,其收入亦絕對不少。

帶來逾25%旅遊拉動率

此外,選美比賽還能帶動地方的經濟收益,一般為舉辦城市帶來百分之二十五至三十五的旅遊拉動率。江南古鎮西塘鎮○四年起連續舉辦五屆「國際旅遊小姐」中國區決賽,每年投入比賽資金逾二百萬元,但旅遊業營業額卻每年遞增百分之七十。

上述例子說明,不少選美活動與地方政府舉辦的「旅遊節」、「文化節」等綑綁推出,地方政府不用出資,卻能贏得名氣及經濟收入,因此往往放鬆監管。有專家認為,選美亂象會嚴重浪費社會資源,相關部門需對此予以規範,不能只見利益而缺乏監管。

逢星期一至五見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