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社會各界就是否興建香港機場第三條跑道(以下簡稱「三跑」)各持立場,支持一方認為香港機場的運載能力快將飽和,三跑系統可提升機場的處理容量,維持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競爭力。爭議聲中,除了考慮興建三跑對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三跑系統的經濟效益也備受關注。

眾所周知,機場的處理容量不是簡單的加減數學問題,增加跑道不一定可以相應地提升處理容量。以香港機場為例,由於珠三角已有數個國際機場(如澳門機場、深圳機場),香港機場的升降航道實際上要與區域內的有關機場進行協調,避免衝突。簡言之,由於珠江口上的空域不是香港獨自享用,把現時的雙跑系統建成三跑系統未必會大幅提升處理容量。

誠然,加強珠三角區域內機場間的協作或會是三跑方案以外的一個選擇。回看興建港深西部快速軌道的倡議,原擬建設連接香港機場至深圳機場的快速軌道,香港段北連洪水橋新發展區,南接中環核心商業區,深圳段則設前海中途站。興建西部軌道以連接港深兩地機場是一舉多得的上策,透過與深圳機場協商,香港機場可專注於高增值的國際航線,提升營運效益。這方案既不會惡化珠江口上空的航道矛盾,也可促進空運以外的經濟效益,可惜港府基於造價估算的考慮,暫緩了有關計劃。

區域內機場間的適度分工其實可以是「一加一大於二」的有趣公式。社會在討論三跑方案時,不妨跳出框框,在雙跑或三跑以外尋找可行方案。西部軌道不但可提升港深兩個機場的效益,更可便利港深兩地人員日常往來,倘若港府憂慮西部軌道會對其財政造成沉重負擔,相信內地有關單位會願意出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