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精通通識概念》將分享通識科單元五:公共衞生的必懂概念醫療融資。據估計,至二○四一年六十五歲或以上人口將由現時佔約百分之十三升至百分之三十。屆時勞動人口將不足以應付龐大的醫療開支,未能維持現有醫療質素。因此,政府有必要為此制訂政策,減少人口老化對醫療服務影響。近年政府提出以自願醫療保險計劃作為未來的主要融資方案,並正展開公眾諮詢。

顧問老師:通識研究協會主席馬震寧

香港的醫療系統由公私營服務所組成,為市民提供各類醫護服務。世界各地常見的醫療系統融資方案有五種。

1. 用者自付:病人須為其使用的醫護服務付費,或需動用個人收入或儲蓄。

2. 政府補助:動用政府收入,如稅收,注資到醫療系統以提供普及的服務。

3. 私人保險:由私人保險機構承保,市民自願購買,機構會根據個人的年紀、健康狀況調整保費和保障範圍。

4. 個人醫療帳戶:將收入的一部分撥入獨立的醫療帳戶,用以支付個人或家庭的醫療開支。

5. 社會健康保險:市民按照收入繳交保費,由政府負責管理,支付特定的醫療項目開支。

同學須注意不同方案之間並非完全互斥,一個醫療系統可有多種融資方案,每項醫療開支也可能由不同來源的資金組成。以公立醫院的急症室服務為例,政府會補助本地居民八成半的開支,但市民亦需付費,而這筆開支也可能由私人保險支付,有機會涉及三種不同方案。

要評價醫療融資的利弊,可從以下角度入手:

普及度:醫療是基本需求,每人都有權以負擔得起的價格享有適切的醫療服務。醫療系統對貧窮人口的保障尤其重要,任何人都不應因貧窮而無法得到基本醫療。一個好的融資方案,應能使社會上不同人都能公平享受醫療服務,不論其收入的高或低。

風險分散程度:一般而言,年紀較大的人容易患上疾病,產生更多開支。風險分散的概念是將一筆資金共享,以健康者補貼患病者,不但患病者能得到其他暫時無需用到醫療服務的參與者的資源,就整體而言所有人的風險都得到了保障。除保險外,風險分散也能應用到其他方案,例如個人醫療帳戶分散了人生不同階段的風險,以年輕時的低風險補貼老年時的高風險,預早準備醫療開支。

可持續性:一個健康穩定的醫療系統必須長久持續,方可有效運作。目前香港正面對人口老化問題,隨着勞動人口減少,政府收入或無法應付現時的公營醫療開支。經濟周期亦會影響政府的收入,造成不穩定因素。因此香港社會有必要訂出一套新的醫療融資方案,令整體醫療系統維持良好水平。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