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嬰兒潮世代的年輕時期,大部分人居於公屋或一些環境惡劣但租金便宜的板間房,甚或以木板、鐵皮搭建居所,生活雖然艱苦,卻不需每月花上巨額開支於高昂租金或供樓,易於累積資本脫貧。

由於「九七大限」政治因素,賣地數字受到限制,引來了樓價飆升的意外後果。九七後房地產泡沫爆破,不少業主淪為負資產,卻沒有帶來社會對置業迷思的反省。「貪曾」上台後,曲意奉迎地產商,停建居屋,加上中國大陸官僚資本南來炒樓,香港樓市升幅更甚九七前,最近,港島區太古城一個實用面積不足六百平方呎的單位,售價竟然暴升至一千萬元。

高地價政策已變成香港的經濟毒品,上了車的業主希望樓市只升不跌,懶理「無殼蝸牛」的死活。一旦樓市下跌,百業蕭條,「無殼蝸牛」一樣難以置業,那是香港人過去十多年來的共同慘痛回憶。這種畸形現象不應是常態,或達致繁榮的唯一法門,例如德國是嚴禁炒賣房地產、有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及人性化的勞工法,卻仍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及歐盟的「火車頭」。

即使香港無法效法德國,特區政府至少也應該效法過去以廉租屋扶貧的策略。然而,最新的長遠房屋策略文件,當中建議新落成的公屋整幢出售給現有公屋住戶,藉此增加公屋單位流轉,亦可減輕房委會因失去商場租金收入予領匯而導致之財困。現時樓價位高勢危,一旦樓市逆轉,新上車的中下層將立即變成負資產。看來,特區政府是沒有決心戒除高地價的毒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