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俊文報道】今年三月底在大埔紅石門發現的角島鯨屍體,最快明年底被製成標本公開亮相。城市大學動物醫學院總監王啟熙獸醫表示,鯨魚標本製作進入最後階段,現正為鯨骨去油,其中重達一噸、三米長的頭部最花工夫,工作人員需用載滿熱水的大水缸反覆煲鯨骨,逼出骨內油分,惟鯨骨含大量脂肪,預計至少要煲足數個月才完成工序。鯨魚標本將懸掛於城大圖書館門外,是本港有史以來最大型哺乳動物標本。

工作人員需用載滿熱水的大水缸反覆煲鯨骨,逼出骨內油分。(受訪者提供圖片)

王啟熙指現時面對最大障礙是為鯨骨頭部去油。

掛城大圖書館展出

王啟熙指出,鯨魚為了保暖,鯨骨內儲存豐富脂肪,但脂肪必須在製作標本前去除,否則會不斷滴出:「如果唔處理,鯨脂可以滴足一百年。」王參考歐美過往製作鯨魚標本經驗,加以改良後決定用攝氏九十度熱水煲鯨骨,逼出油脂,方法雖奏效,但十分耗時,細如人頭般的鯨骨也要至少煲二十次,直至骨頭表面顏色由原本啡色轉至白色為止:「煲完後啲水好似肉骨茶!」

他透露,整個鯨骨處理程序僅餘頭骨尚未處理,但因體積巨大,估計起碼要數個月才完工,現暫存於元朗一個農場。完成去油程序後,他會一口氣重組過百件鯨骨,並邀請城大土木及建築工程系協助,將標本懸掛於城大圖書館門口供公眾參觀。鯨骨除公開展出外,亦會用作教學用途:「標本嘅教學用途可以好廣泛,教生物又得,海洋污染又得,當然唔少得獸醫。」不過,由於一副完整的鯨魚標本涉及過百件巨大鯨骨,總重量四至五噸,獸醫系學生難以近距離接觸,因此他計劃用3D打印機掃描每條鯨骨,打印出袖珍版標本,讓每名學生都能拿着袖珍版上課。

他又指,城大動物醫學院三月底接收鯨魚後,將鯨魚組織送往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化驗後,證實該條鯨魚為一條重約二十五噸的年老角島鯨。角島鯨屬罕見品種,全球紀錄不足十條,亞洲區內只有台灣及日本擁有該品種標本:「依家香港學生想學呢樣都唔知去邊搵。」他坦言會記錄解剖要點,上載公諸同好。

另外,城大今年九月接收一條九呎長的小抹香鯨,在其噴氣孔發現一條比鯨身長多一呎的白色寄生蟲,正了解蟲體種類,預料該鯨魚亦會用作教學用途。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