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經濟發展蓬勃,新一代教育水平上升,不少年輕人趨向晚婚,但雲南金平縣卻因早婚盛行而引起各方關注。金平縣政府早前曾承認當地存在早婚問題,多年來試圖控制但始終成效不彰,由於輿論壓力下,當局日前澄清當地早婚並非主流現象,又辯指這班未成年父母只是「訂婚」。

金平縣早婚現象普遍,不少夫婦未成年已結婚。(互聯網圖片)

年僅十四歲的小蕓上月出嫁。

當地早孕現象普遍,有孕婦只是十三歲。

有未成年夫婦婚後不久便生兒育女,平日靠家人接濟過活。

由於其中一方未夠年齡領結婚證,孩子出生後仍未落戶。

據了解,地處中越邊境的金平縣,近年有不少未滿法定結婚年齡的少年輟學結婚、生兒育女,有的甚至只是兒童之齡。然而,隨着對婚姻憧憬的破滅,不少早婚夫婦幾年便離婚收場。

個別村莊13歲已婚

家住者米鄉茨通壩村的十六歲輟學男生小聞,今年八月認識了與祖母相依為命的十四歲女生小蕓。兩人十分投契,經常形影不離、四處遊玩,不久墮入愛河。至上月,本應今年升讀小六的小蕓決定輟學,與小聞私訂終身。寵愛兒子的聞父為他們辦「婚禮」,終在二百多名村民見證下「成婚」。

小聞早婚事例並非孤例,鄰居小濤亦是初中輟學後結婚,其十四歲妻子不久前才剛生子。至於幾公里外的洋信村,一對剛成年領結婚證的小夫妻,早已育有六歲及八個月大的女兒。據了解,個別村莊新婚夫婦甚至只有十三歲。

農產豐富不重教育

當地老一輩村民認為村中女孩不多,若果晚了結婚,好女孩都被別人挑走了,二十歲結婚對他們來說已是晚婚,未婚者唯一的出路就只有外出打工,尋找「外援」。

金平縣雖是雲南七十三個貧困縣之一,但當地村莊農產豐富,農戶年收入普遍不俗,且認為子女識字、會算數便足夠,對教育並不重視,甚或主動鼓勵輟學結婚。以茨通壩村為例,農戶單靠香蕉和橡膠,年收入已十幾萬人民幣。

山區愈落後愈早孕

小聞婚前曾三次出外打工,卻分文不歸,更拿走家中逾萬元,聞父親不但毫不在意,還認為有錢就是要享受生活。此外,聞父知道兒子妻子不懂農活,更主力承擔二人生活費。惟收入較低村莊的早婚夫婦,往往要到外地打工,留下年幼子女在家鄉。

金平縣者米鄉張姓副鄉長表示,金平縣有九個少數民族,受當地習俗、文化程度等影響,早婚已成為當地特有的普遍現象,愈落後的山區,早婚、早孕現象愈嚴重,當地女性生子年齡普遍在十四至十五歲。

逢星期一至五見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