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建制陣營的權貴,例如梁愛詩、羅范椒芬及葉劉淑儀等,固然對新生代發表「訓詞」。泛民主派當中,同樣也有人模仿。

十二月二日早上,公民黨湯家驊議員出席電台節目稱:「現在年輕人有不少是嬌生慣養,不明世事,無論其出發點是何等崇高,但面對警方武力清場時,難道會期待對方會向你鞠躬來請你離開,事實上警棍是無眼的,若想沒損傷,就未免太天真。」口脗與保皇黨無異!

香港嬰兒潮世代,常對新生代有「嬌生慣養」的套版印象。若純粹以經濟角度觀察,確有點道理,因為嬰兒潮世代的童年,率多貧乏,他們多數是靠自身努力向上流動,其後代的物質成長環境,則相對豐饒。然而,這又是陷入了經濟掛帥的迷思。

一九七一年七月七日的維園保釣示威,洋警司威利率領千多名警察,以接近一對一的比例,以警棍任意毆打手無寸鐵的市民,由於訴求涉及民族大義,事後保守的主流傳媒猛烈抨擊警方暴力。自此四十多年,警隊已很少對示威者亮出警棍。

保釣揭開「火紅年代」的序幕,其後殖民地政府以懷柔政策回應社會運動。久而久之,嬰兒潮世代的社運及從政人士認為改良主義理所當然,即使英國淡出,中共因素介入,以至九七後十多年社會環境日益惡化,他們仍執迷不悟,加上不少選民受「含淚投票」論蒙蔽,長期溺愛縱容政客。論到政治上的「嬌生慣養」,香港嬰兒潮世代從政者才是當之無愧!當下在街頭捱警棍的青年,卻是生於憂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