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十二月,冬至、聖誕、元旦等佳節接踵而至,惟節慶的歡騰,卻可能勾起某些人的傷痛,甚至出現「節日抑鬱症」。有OL於十二月與男友分手後患上抑鬱症,康復後仍未擺脫陰影,總怕隨時再有不幸降臨,每到十二月前後都病情不穩;另有女士因丈夫在車禍身故,每逢過節倍感寂寥,情緒陷低谷;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情緒病患者或有創傷經歷的人易觸景傷情,建議及早安排節目,免過節時胡思亂想。

聖誕節等普世歡騰的節日,可能會勾起情緒病患者的不快回憶或感觸。(資料圖片)

歐陽國樑解釋,腦部的血清素分泌失調影響人的情緒。

二○○三年造成多人死傷的屯門公路巴士墮坡事故,有死者的遺孀情緒崩潰,患嚴重抑鬱症,她與亡夫育有兩名子女,剛從內地申請來港團聚即遭逢巨變,經社工轉介求醫。精神科專科醫生歐陽國樑指,女病人初求診時神情呆滯,「乜反應都無,問乜都唔應」,她服用抗抑鬱藥後情況好轉,覆診數次後終開口說話,道出每逢節日特別想念丈夫,又感內疚和無助,自責虧欠子女。因生活壓力大,其康復進度較慢,幸好她深知撫養子女責任重大,沒輕生念頭。

如持續兩周應求診

另一名三十多歲從事文職的女病人,發病前與男友拍拖四年多,每逢十二月都有爭執,二○一○年十二月再與男友「吵大鑊」,終在翌年十二月分手。二人本已談婚論嫁,分手令她大受打擊,出現失眠、無胃口、對工作失去動力等,並「收埋自己」。她經朋友勸導後求診及服用藥物,約五個月後康復,惟「十二月魔咒」揮之不去,她之後再於十一月底病發求診,十二月時情緒又轉差,幸好現已懂處理方法及主動求助。

歐陽國樑指,本港大型節日分布與外國不同,踏入十二月後有連串節慶,包括冬至、聖誕、元旦、農曆新年及情人節,在節日前一年遭遇親人離世、失戀等不快經歷的人或情緒病患者,若節日時獨自工作或無人陪伴,或出現負面和悲觀思想。故每逢大時大節,醫生會特別留意此類病人,也有病人預感節日前或情緒不穩,提早覆診。他建議患者可及早安排節日活動,避免太忙或太清閒,如負面情緒持續兩星期,就需求診。

病人愉快過節貼士

‧節日前及早安排活動,但避免活動過密或太清閒。

‧與親戚朋友見面一同過節。

‧足夠休息,減少煙酒。

‧客觀分析自己的情緒,尋找合適的聆聽者傾訴。

‧改變自己對節日看法,切忌思想負面。

‧若要一人過節,嘗試投入節日,做點裝飾或送禮物給自己。

‧參加與節日有關的宗教儀式。

‧留意每次病發的早期徵狀,及早就醫。

資料來源:精神科專科醫生歐陽國樑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