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薈:撕裂與重建
佔領行動展開以來,香港社會進入撕裂狀態。筆者的生活圈子中不乏「左右紅藍綠」政治立場的朋友,但正如很多人的經歷一樣,身邊有朋友因在佔領行動上的立場不同而unfriend對方。有人會覺得,不值得因政治立場不同而失去一個認識多年的朋友;亦有人認為「道不同不相為謀」,沒有甚麼大不了。筆者無意提出「朋友應以和為貴」等老土論調,只是unfriend這一行為其實會令人偏聽偏想,造成所謂「迴聲室效應」。
社交媒體的興起,改變了民眾接收訊息的習慣、途徑。根據本身的價值觀、喜好,社交媒體用戶可自由地friend、like、follow不同的人或組織,這使不同的信念縱橫交錯地在網絡世界中形成不同網絡(network)。同時,這現象亦加劇了不同對立面的形成,「黃絲帶」、「藍絲帶」形成了不同的迴聲室。以剛過去的清場行動為例,警方聲言協助執達吏執行禁制令,開始於旺角一帶進行有系統的清場行動。清場行動受到社會高度關注,不少民眾譴責警方使用過分的武力清場,黑警、警賊、警犬等用詞充斥網上討論區、社交媒體。另一方面,一些撐警組織則在網上表揚警方執法的專業性,並譴責佔領人士向警方作出挑釁行為。
迴聲室效應可怕之處,在於它讓人活在自己的世界。當聽到與自己信念一致的意見時,自我會不期然地陶醉一番;當遇到與自己信念不一致的意見時,便會向對方亂扣帽子。蔑視與自己不同的意見,對社會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進入「後佔領」時代,佔領行動可以因應不同議題隨時隨地出現,如果無法紓緩現時水火不容的對立局面,被驅散的群眾很快會再出現,屆時定會造成更激烈的衝突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