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減慢司機受油魔欺壓
【本報訊】國際油價持續下跌,過去一年已累跌逾三成,本來是駕駛者及運輸業的喜訊。但本港的燃油零售價卻未見「跟貼」跌幅,同期車用無鉛汽油及柴油零售價只減價約一成,遠不及原油價格的跌幅。運輸業界批評,油公司「加快減慢」的老毛病一直沒有改善,消費者至今仍飽受「油魔」欺壓之苦,當局有必要修訂燃油政策。
油公司表示密切留意市場走勢,經常檢討燃油零售價。
油價走勢圖
消費者委員會網頁顯示,今年一月至十一月的布蘭特原油價格,由每公升約五元三角下跌至三元六角,跌幅高達三成;但各油公司的柴油及無鉛汽油零售價,跌幅卻只有約一成。其中一間油公司的特級無鉛汽油,僅由一月的每公升十一元二仙,至上月減至十元七仙,跌幅為百分之八點六;而柴油則由每公升十元七角二仙減至九元八角七仙,減幅亦是約百分之八。
外地視戰略物資受干預
運輸業關注燃油價格聯席會議發言人蔣志偉批評,油公司「加快減慢」的問題一直沒有改善,近年更只向大公司提供較高優惠的折扣,而普通單頭車主或駕駛者只獲一般優惠,造成不公平的局面。他認為,港府一直只把燃油視作普通商品,不願意像外地般視燃油為戰略物資,積極干預有關市場,導致消費者任人魚肉。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鄧家彪認同,面對國際油價大跌,本港汽油及柴油價格的下調幅度一直存在滯後。他認為此情況明顯反映業界競爭不足,競爭事務委員會應發揮其角色,了解本港油價未能相應下調的原因,包括有關工資成本或入口成本等價目資料,否則最終只會是市民受害。
埃克森美孚發言人表示,會密切留意市場走勢,經常檢討燃油零售價,從而作出適當調整。而從今年七月至十二月一日,該公司已調低零售價十七次。發言人指,在訂定零售價時,除考慮石油產品進口價外,亦會考慮地價、政府徵收的租金差餉、折扣優惠及市場競爭情況等,而在比較國際油價及本地車用燃油進口價時,應以新加坡離岸價作為參考比較適合。
另一油公司蜆殼亦指,會密切注視市場走勢,情況許可下,會盡快把零售價調低,同時亦有推出不同的優惠及回贈等,以迎合消費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