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飛、魚游、兒童遊戲」是國際遊戲治療大師Gary Landreth的名句,意指玩樂是小童的本能。對長期住院的兒童,遊戲對減輕焦慮及恐懼感更起重要作用。兩年前患末期腎衰竭的十歲女童心悅,每天需接受十小時腹膜透析,饞嘴的她更曾在換腎手術前捱餓大半日,卻臨時被插隊,覺得「好唔抵」致情緒失控,最終透過遊戲治療及做手工平復心情,樂觀抗病。

Karen(右)利用布公仔向心悅(中)展示腎臟的位置,讓她了解手術開刀的過程。

模型公仔「穿越」時光機,病童了解後,便不再對磁力共振感陌生。

「我最怕肚餓!」患末期腎衰竭的心悅經常出入醫院「打豆」作靜脈注射,但換腎手術前不吃不喝十小時「最難捱」。經歷一次換腎希望落空,當第二次機會來臨時,心悅已學懂以遊戲分散注意力,「姐姐會同我傾偈,又會講解手術過程,我唔再怕『打豆』或捱餓!」心悅換腎後肚皮雖留有七吋長疤痕,但她並未對醫院產生厭惡感,反而期待每月覆診,「因為有得同姐姐玩,整摺紙手工」。

心悅口中的姐姐是兩年來一直陪伴她的醫院遊戲師Karen,她透過「醫療程序模擬遊戲」,製作模擬心悅病情的布公仔,讓小女孩明白身體出了甚麼毛病:「公仔同樣有個壞腎,要開刀加番個健康嘅腎。」Karen解釋,醫院遊戲分四類,「醫療遊戲」教授病童醫療知識;「注意力轉移遊戲」教兒童分散治療時的痛楚;「發展性遊戲」則着重不同年齡兒童的身心發展。

13醫院提供服務

推動醫療遊戲服務的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早前委託香港大學於二○一二年十一月至去年十月,對三百名住院超過三天的兒童進行醫院遊戲治療成效研究,發現接受治療兒童的負面情緒,如哭泣、煩躁、拒絕合作等大為改善,其中三至七歲病童的負面情緒減兩成半,焦慮減四成二。港大護理學院助理教授李浩祥指出,病童對醫院有陌生感,若家長側重生理治療而忽略心理影響,長遠會令病童抗拒陌生人。

目前全港約十三間醫院設有醫院遊戲服務,包括瑪麗醫院、廣華醫院及聯合醫院等,醫院管理局兒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李志光稱,預計一八年後投入服務的啟德兒童醫院亦有同類服務,但要將服務常規化則需時爭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